视网膜脱落
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。两层之间有一潜在间隙,分离后间隙内所潴留的液体称为视网膜下液。脱离部分的视网膜无法感知光刺激,导致眼部来的图像不完整或全部缺失。
引起视网膜脱落的原因:
1、近视特别是高度近视:容易产生玻璃体变性及后脱离。
2、有些视网膜变性,如格子样变性、霜样变性等特别易形成视网膜裂孔,从而引起视网膜脱离。
3、穿孔性外伤可直接造成视网膜脱离,后期玻璃体增殖可导致牵引性网脱。
4、白内障手术伴有玻璃体并发症的人特别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,或眼内出血者,玻璃体收缩就会较平常人提早易形成脱落。
视网膜脱离的分类:
1、孔源性视网膜脱离:它发生在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,液化的玻璃体经视网膜裂孔进入神经上皮视网膜下,使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分离。裂孔性视网膜脱离,由视网膜裂孔和玻璃体牵拉与液化造成。
2、牵拉性视网膜脱离:视网膜玻璃体机化索条牵引造成视网膜脱离。由出血性眼底病引起,如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,视网膜血管病变等。
3、渗出性视网膜脱离:它有两种类型,即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和出血性视网膜脱离。主要针对原发疾病治疗。
视网膜脱落的主要症状:
1、眼前黑影飘动:
患者诉眼前有黑影飘动,黑影呈烟雾状或点、片状,形态常变换,很似小虫飞舞,故名飞蚊症。
2、闪光感:
闪光感也可能是视网膜脱落的先兆,应与飞蚊症一样给予足够的重视。
3、视力下降:
不少视网膜脱落可以无任何先兆,视力下降是首发症状。
4、视野改变:
视网膜脱落后有的患者觉察到黑影自某一方向如幕布状逐渐扩展。有时不易察觉,常在遮盖一眼时始被发现。
5、中心视力障碍:
因视网膜脱落的部位及范围而异。后极部脱落时视力突然显著下降,周边部脱落初时对中心视力无影响或影响甚小。只有脱落范围扩展到后极部时,才出现中心视力障碍。
6、视物变形:发生于或周边部脱落波及后极部而发生浅脱落时,除中心视力下降外,还有视物变形、变小等症状。
视网膜脱离的检查:
视网膜脱离常伴其他疾病一起发生,因此,在做眼底检查时需要详细检查眼底,检查前先散瞳扩大瞳孔,以便更清楚、全面的了解眼底情况,检查项目主要如下:
1、眼压:早期脱离面积不大时,眼压正常或稍偏低,以后眼压随脱离范围的扩大而下降。超过一个象限者,眼压显著降低。
2、视功能检查:包括检查双眼裸眼视力、矫正视力。视力不足0.1时,需查光感、光定位及红绿色觉。
3、视野检查:与视网膜脱离部位相对应的区域视野缺损。病变早期较好有小视标在弱光下检查,才能发现视野缺损。应用色视标检查时,蓝色视野缩小显著,以致出现红蓝视野交叉现象。
4、检眼镜检查:常用间接眼底镜或直接眼底镜,需认真查找有无裂孔,裂孔的方位、数量、大小、与玻璃体有无粘连,裂孔周围视网膜有无变性,脱离的视网膜有无粘连,有无固定皱襞,范围多大,活动度如何等。
5、裂隙灯显微镜:需充分散大瞳孔,注意眼前节有无充血,房水有无混浊,玻璃体是否液化,有无浓缩、牵引、粘连及混浊。
6、荧光眼底血管造影:如查不到裂孔,形态又不像裂孔源性脱离,此时可作荧光造影检查。
温馨提醒:通过以上的详细眼底检查,可确诊是否视网膜脱离,其程度及是否有其他眼底病变,从而可针对性给出科学的治疗方案。
视网膜脱离治疗
根据视网膜脱离的类型和机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,以手术为主。
主要针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预防。高危因素包括高度近视,眼外伤,老龄,合并其他眼底病病变等。及时检查治疗,对周边部视网膜格子样变性,囊状变形和牵拉,发现裂孔者应及时激光治疗。对高位严重的增生性视网膜病变可及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。
温馨提示:视网膜脱离勿错过较佳治疗时机,发现后一周手术效果较好!
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营养主要来自下面的脉络膜,一旦脱落,视网膜就缺少了营养供应,感光细胞就会萎缩、坏死。时间久了,即使手术后视网膜复位,视功能也严重受损,视力很难恢复正常水平。研究表明,视网膜脱落,7天内做手术,视力预后明显好于7天之后的。因此,一旦视力下降等症状,较好及时到眼科医院检查治疗。
下一篇:暂无